一片小小茶葉,如何化為“金”葉托起鄉村振興致富路?
“一片茶葉并不似常人眼中那樣微小。恰恰相反,小小茶葉如同一只具有魔力的‘指揮棒’,只要手持‘指揮棒’整合各方資源,就能鋪就成了一條茶香四溢的茶產業鏈,托起定點幫扶村的致富路。”廣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梁裕這樣形容。
學院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始終把鄉村振興作為最大政治責任、民生工程,充分發揮學院涉農專業集群優勢和豐富的校企合作資源,精準幫扶廣西梧州市蒼梧縣里深村、人和村等6個定點幫扶村。
近年來,定點幫扶村小茶葉“變身”大產業,學院精準幫扶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強勁動能,其幫扶成效得到《人民日報》、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刊載,連續四年獲區直中直駐桂單位定點幫扶工作考核好的等次,學院黨委組織部(學院人事處、教職工發展中心)榮獲“全區2021—2022年度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先進后盾單位”榮譽稱號,6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達到30萬元以上。
因地制宜精準種茶 助力特色茶產業落地生根
該院黨委高度重視,將鄉村振興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要點和“雙高”建設任務,創新實施“依托一個黨組織、選優配強一名第一書記、瞄準錨定一個特色產業、發揮好一個技術服務團隊優勢、利用好一塊鄉村振興資金”的“五個一”鏈式推進機制,以學院黨建考核系統為載體實行過程管理,確保壓實責任,按期推進各項工作。
2015年以來,學院先后選派4批第一書記前往廣西梧州市蒼梧縣開展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針對本地山多地少、海拔高、與六堡茶原產地隔山相鄰等特點,學院組建茶葉、果樹栽培教師專家團隊深入農村調研,幫助開發本地資源,提出在當地種植原生態六堡茶,與梧州市蒼梧縣共同開展茶葉引種實驗,篩選適宜本地種植的六堡茶新品種,建立引種栽植示范區,開展標準化茶園規劃。
目前,廣西蒼梧縣已打造核心產區茶園面積6000多畝,輻射帶動5萬畝以上,選育六堡茶優勢新品種多個,引導農民逐步走上家有致富門路和可持續發展的致富道路。
發揮優勢提質產茶 服務特色茶產業開花結果
——立足產業需求,精準培養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2021年,學院聯合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梧州市茶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等共建集“人才培養、企業培訓、咨詢服務、成果轉化和品牌建設”五位一體的“六堡茶產業學院”,重點面向蒼梧縣等六堡茶產地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茶企員工、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培養本地化種茶制茶能手、茶業經理人,助力六堡茶產業人才技術發展。
——實施對口幫扶,精心選派專家扎根田野大地。近年來,學院先后選派3批中青年專業技術骨干擔任第一書記駐定點幫扶村開展產業幫扶等工作,組織技能大師、技術能手、科技特派員等100余人次下沉到幫扶村,扶持鄉村產業發展。
——打造科技創新團隊,抱團助力關鍵技術研發。依托學院打造的廣西紅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茶葉產業化發展科技創新團隊等自治區級平臺,圍繞廣西茶葉、木薯、糖業等產業領域共性關鍵技術,建成農產品高值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市廳級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6個,為廣西蒼梧等地提供產業技術服務50余項,解決農產品高值化等關鍵技術及工藝革新60余項,為學院牽頭組建的廣西茶業職業教育集團成員單位企業增收近2億元,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
加強聯動持續興茶 助推特色茶產業轉型升級
學院黨委充分利用職業教育資源優勢,發揮“一會三集團兩聯盟”平臺,積極整合政府、行業、企業、院校四方資源,推行“學校+企業+村委+合作社”四方合作模式,共建茶產業學院;為定點幫扶村購置茶葉生產設備、直播設備等,與廣西蒼梧縣里深村共建茶葉扶貧車間、村播學院,通過“職教+產業”幫扶新路子,實現“發展種養產業強基礎+打造特色產業立品牌”,加快構建現代涉農產業體系,激發六堡茶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當地茶產業發展,進一步保障村民的持續穩定收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
——創建品牌標志,提升茶產業的影響力。學院根據六堡茶產業發展需求,引入廣西農墾集團、廣西茶葉流通協會等企業行業資源,共同打造涵蓋茶葉種植、加工、包裝、營銷、推廣的整個茶葉產業鏈。2019年成立了廣西梧州里深茶業有限公司和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茶葉扶貧車間,注冊了“里深”品牌商標。2021年研發的新品21001里深紅獲2021年廣西第十三屆“桂茶杯”特等獎等榮譽,提升了里深村茶葉品質、知名度,為里深村茶產業發展壯大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2022年,學院為6個定點幫扶村提供產業幫扶經費共30萬元,助力蒼梧縣里深村研發21001里深紅、里深14008六堡茶等多種產品,6個定點幫扶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達到35萬元以上,4個鄉村振興典型案例獲得人民網展示推廣,學院獲評國家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
——多元數字賦能,拓寬茶品銷路。2021年,學院牽頭成立了茶產業學院、廣西職業技術學院里深村“村播學院”,建立媒體營銷電商直播室,教授茶農視頻剪輯、直播帶貨,組織學生創新創業團隊、企業主播團隊共同開展助農直播帶貨活動,助力六堡茶等農產品銷售。
——弘揚茶文化,助推茶香進萬家。學院結合現代制茶工程中心、茶文化傳播與體驗中心、茶葉博物館等國家“雙高計劃”茶樹栽培與茶葉加工專業群實訓基地,建立科普研學基地和民族文化傳承創新職業教育基地,開展別具特色的茶藝表演、手工采茶制茶等,不斷深化社會大眾對茶文化的認同,筑牢茶產業發展的社會根基。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難度大、挑戰多,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多位駐村人員奉獻了很多,學校也立足實際,盡最大努力對當地進行幫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后續,希望推進一批規劃的早日落實,打造鄉村振興典范。”蒼梧縣政協副主席莫建華說。
梁裕表示,下一步,學院將堅持以“雙高”建設、服務農墾打造現代一流食品企業為引領,充分發揮學校農學專業優勢和“一會三集團兩聯盟”平臺優勢,推行“學校+企業+村委+合作社”四方合作模式,創新實施“五個一”鏈式推進機制,通過產業幫扶、技術幫扶、資金幫扶、消費幫扶等方式,繼續深入推進6個定點幫扶村產業建設,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共同富裕。
(黃春景)